田柯:只要你敢卖,牛粪也能实现飞上天!(深度好文)
只要你敢卖,就有人敢买!
大家记住,中国这么多人,任何产品都有巨大的市场!
田柯举个例子:
随着6月毕业季的到来,各大学校园毕业生们纷纷在校内摆摊,低价出售自己带不走的书籍和生活用品,这并不稀奇。
但有一位武大学生抓住这个机会,非常有创意地卖起了“校花”武大樱花标本,居然日入万元,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对商机和毕业生心理的把握。
这个摊主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四毕业生小险,即将离校的他为了纪念四年的青春,把他从2013年到2016年大学四年收集到的武大樱花标本裱成相框,结果很受毕业同学的欢迎。
于是小险就摆了个摊卖樱花标本,按樱花年份时间不同,售价从30元到300元不等。
比如2013年的樱花标价300元,因为2013年正值武大120周年校庆,那一年的樱花更具纪念意义。
“带着回忆闯世界,2013年的武大樱花只要300元!带不走黄灿灿,带走武大樱花!”
在这样的宣传下,吸引了许多学子围观抢购,虽然不少人觉得贵,试图和小险讨价还价,但也有不少人直接购买,为情怀和回忆买单。
有些同学说看到这个樱花,就想起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以后不知何时能再回武大了,300块买个纪念,觉得很值。
小险的樱花非常受欢迎,仅几个小时,就有5位数进账,连小险都有些意外。
他说“我只是想把武大樱花封存起来,纪念我们的大学青春,没想到生意那么好……”
因为人气爆棚,眼看几百份“校花”即将售空,却依然陆续有人问询,小险决定,让大家扫码预订,让学弟学妹们继续收集未来武大的樱花标本。
想必很快这种樱花标本会成为武大校园的爆款,也会有越来越多同学卖樱花标本。
无论是产品或服务,你敢卖,就有人敢买。
几年前,有人和田柯说过这句话,我真的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回想起来,人在不同阶段的认知对当时的行为影响还蛮大的。
以前在企业上班,对销售产品的认知是,销售是一个资源联动行为,一个产品走向市场,背后需要有产品,有团队,有资源,然后整合将产品卖给更多的人,实现利润 。第二,内心更多也是认为个人能力是依附于企业实现的。
有句话说得很对,理念决定行为。
的确是这样,在过去这么多年,我也一直满足于在企业当个职业经理人,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当好企业的螺丝钉,几乎所有的能力打造都是围绕产品和企业的。
包括对“卖”的理解,也是基于企业层面的。
直至去年自己出来创业,开始对产品,营销,品牌,销售,商业模式的认知持续发生了一些变化。
田柯想,可能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开始对于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两者之间有了更好的观察和思考后便发现,其实企业与个人的发展,并不是二选一的问题,也是可以互相支持,相互相成,可以不冲突的。
然后,开始认同个人即产品,产品即品牌这句话。
也开始理解了,你敢卖,就有人敢买,这句话背后的商业逻辑。
的确,当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认知也会慢慢发生改变,这种认知改变,就是思维改变。
自从对“卖”有了不同的理解后,便发现,生活处处皆产品,生活处处都是销售行为。
我们在朋友圈发布我们自己的观点,这个也是在卖我们的思想内容。
我现在每天在坚持日更公众号内容,也是在卖我的思想给大家吧。
你看,当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生变化 ,平时生活中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也会变得不太一样。
当我们开始有了“卖”的思维,我们会更加注意我们的产品价值和内容价值,随时随地准备开卖。
假设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出色的技能,可以通过互联网赚钱吗?
田柯觉得是可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做互联网的人都觉得注册公众号很简单,打开网页,按着流程操作几分钟就搞掂,但有一些传统的企业,她们对这个是没有任何的认知的,她们也愿意花钱省时间。所以我们看到了在淘宝,闲鱼,猪八戒上面有这样的一些服务,帮你注册公众号,注册成功一个号100块,在前几年,这样的业务非常火,当然现在就不太行了,但我们可以延伸到抖音,快手等产品,同样可以挖掘到差不多的需求。
有痛点的地方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销售行为。
再举个例子吧,就拿新媒体行业来说,可能对于从业新媒体内容创业的小伙伴来说,可以在一个企业运营一些帐号,每天写一些内容,是一个很简单的事,自己天天也习惯了这样的工作。但同样的能力,有的人就会考虑将这一些能力打包升级为了自己的核心产品,然后通过价值包装,卖给了更多的企业,为更多的企业赋能。
而,更多的人,仅仅是将这一种能力按包月时间卖给了一个公司而已。
当然了,我不是说将能力卖给一家公司不好,这个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做判断。我只是在探讨能力变现的更多可能性而已。
好多时候,我们的选择背后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觉得自己的能力只能依附于企业才能实现,所以就一直企业里做着一样的工作和内容,顶多就是从A企业到B企业到C企业而已,就换了个地方而已。
职场是残酷的。
田柯今天还和我们的小伙伴说,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态。不要过于依赖于企业,企业与个人也是合作的关系,当团队的能力越来越好,企业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如果每个人都将企业当作摇钱树,团队出了问题,企业也有完蛋的一天。
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企业/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无论是在企业或是自己创业,或是个体,我们都要有“卖”的思维。
因为时刻有“卖”思维,会让我们更关注于眼下,例如,我们平时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能给别人变现的点子,都可以包装成产品内容,卖给有需要的人。
这个卖的过程也是价值变现的过程。但大多人,几乎不会去做。
有很多人想创业,想自己做点生意,却苦于不知道干啥?
上面的图片,两个非洲的小朋友背着书包。从这个书包的款式来讲,在国内应该是非常非常普通的。
但是书包上面有一个非常大的黑块。你能想到这个黑块是干什么用的吗?
对,是太阳能板。因为在非洲有很多地方还没有通电,晚上没有照明的设备。
所以这个书包小朋友背着去学校,白天可以储电,晚上就可以有灯用来写作业。
这个在国内看似非常非常普通的一个东西,在非洲却起了很大很大的作用,帮助了很多很多的小朋友和家庭。
王通老师讲,只要你敢卖就有人敢买。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很多的技能,在我们自己看来,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一个东西,比如开车,操作电脑,打字排版,做表格等等。
但中国有这么多人,并且很多人还不懂。所以当你认为是一项非常普通的技能,可能对很多人来讲你却是被羡慕的高手。
如果你能把你这种技能变成一种课程去教别人,这就是一项赚钱的生意。
曾经有一个人把office操作技巧弄成视频在网上卖,竟然一年能收益几百万。
还有专门给人做PPT,一张PPT的收费起步都是几千块,这些都是我们平常能看到的并且习以为常的技能,可能对你来讲是非常非常普通的技能,但是对很多人来讲他却望而却步。
说这么多,就是讲这么一个思维,要有卖的思维,然后把这个包装一下,然后找到需要的人前面,成交就行了。
好了,我是田柯, 专注于百度,微信平台的精准引流,如果你有相关问题或者需求,可以扫码找到我

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出处
文章来源:田柯博客